Coming Soon
我是在飛往我哥哥婚禮的飛機上,開始寫下這篇文章的。這幾個月以來,每當我提起他即將結婚的消息,大家最常問的問題就是:「這是他第一次結婚嗎?」這是個很自然的提問 - 畢竟他已經五十幾歲了。是的,這是他的第一次婚禮,而且還是他自己籌劃的。 我哥哥並不是個以擅長計劃聞名的人。他不太在意細節,也不熱衷於行程表或時間安排。所以當他說他要親自籌辦這場婚禮時,我很驚訝,也坦白說有點為他擔心。天啊,他知道自己要面對什麼嗎?他會不會拖到最後一刻才確定所有細節?場地,廠商,各種角色的安排…這一切要怎麼運作? 更何況,這十二年來我只見過他未婚妻一兩次。雙方父母甚至從未見過面。雖然我平常會單獨見到家人,但我們全家一起出現在同一個空間裡,一起吃頓飯,已經將近十年沒有發生過了。而這次,在婚禮前,我們將會一起度過一整週的時間 - 長時間相處,一起吃好幾頓飯,一起開長途車。這種密切又持續的家人相處,對我們來說,已經是我童年以來未曾再有的經驗。 結果這趟旅程非常順利,婚禮也很美好。雖然這一週當中還是出現了一些小插曲,但整體來說,遠沒有我原本預期的那麼尷尬或難受。我後來才發現,在出發之前,其實我已經無形中
我之前在部落格分享過關於瑜伽療癒與催眠的文章,接下來我會開始撰寫關於能量療癒的內容。但在進入能量療癒之前,我想先談談「療癒」這個詞本身。 對每個人來說,「療癒」引發的感受都不盡相同 - 有些人歡迎它,有些人則會抗拒。我就是曾經抗拒它的人之一。然而,如今我所創立的瑜光愈境,就是以療癒為核心。 這篇文章,我想分享我在療癒與身心整合旅程中所學到的一些重要體會。雖然療癒與健康不是完全一樣的概念,但它們彼此緊密相連,互相支持。在我的經驗中,它們深深交織在一起。 療癒可以說是一個恢復健康的過程,而健康(wellness)則是一種身心整體平衡的狀態。 簡單來說,我學到的是: * 療癒會引導我們邁向健康(wellness)。 * 療癒與健康是共存的:療癒是一個持續進行的過程,而健康則是這個過程在外在世界的映照。 * 健康本身也會促進療癒。 當我們開始理解健康不只是「沒有生病」或「身體健康」,而是一個更寬廣的狀態時,就會發現,還有很多層面都能支持我們的幸福感與生命力。我們開始擁有更多的選擇權,能拉動更多不同的槓桿,並用更多方式去經驗喜悅。 而當我們將療癒視為一
上週我分享了自己是如何踏入催眠領域的,包括我在催眠與瑜伽療癒之間建立起的連結、與之相關的兩個神經科學概念,以及一些個人的反思。 今天,我想進一步分享一個重要的發現:催眠其實與許多你可能已經聽過、甚至實踐過的「自我覺察練習」之間,有著非常緊密的連結。這些練習,都是幫助我們轉化內在狀態的有力方式 - 讓我們回到身心平衡,重新感受內在的安定與滋養, 並且啟動我們與生俱來的療癒力,成長力與生命力。 如果你時間不多,也可以直接往下滑,查看圖表,練習之間的異同分析,以及我最後想說的幾句話。 老實說,我以前對催眠的印象也覺得有點「怪異」。也許你對催眠的印象跟我當時一樣:像是舞台上那種搞笑表演,有點騙術,有點誇張,有些人看起來好像被控制, 裝睡, 或者突然開始學鴨子叫。那種屬於娛樂表演的催眠,確實存在。但對我來說,那並不是我會享受的形式。 我所學習與實踐的,是整合式催眠(Integrative Hypnosis),它是一種療癒性質的催眠方式,與催眠表演截然不同 - 它一點都不浮誇,看起來就像是一種深層引導放鬆或深度休息。 起初,我其實也沒預期自己會立刻與催眠產生連結,
認識我的朋友們可能不會覺得太意外,將我與瑜伽或瑜伽療癒的練習與教學聯想在一起。畢竟,瑜伽如今已成為相當普及的身心活動,也越來越容易被大眾理解與接受。 雖然「瑜伽療癒」這個領域在台灣仍然較少被認識,但我真心希望,透過之前的分享,能讓你對它有一些初步的認識 - 瑜伽療癒,是以個人的整體身心狀態為出發點,將瑜伽練習加以調整與設計,以「促進福祉」為核心目標。它特別適合用來支持那些複雜性高,系統性,慢性,難以被外界看見,或與心理情緒相關的健康挑戰。(延伸閱讀👉《整合式療癒與傳統醫療:相輔相成,更好同行》) 我之所以這麼支持瑜伽療癒,以及那些能讓療癒與身心整合主題更閃耀的瑜伽派別,原因很簡單: 1. 我親身體驗過,在健康遇到挑戰時,傳統醫療無法完全滿足需求的無力感。 2. 我也親身感受到,透過療癒性的瑜伽練習,無論在身體、心靈或精神層面,都得到明顯而深遠的改善 - 這是單靠傳統醫療難以完全達成的。 那麼,催眠呢?能量療癒呢?頌缽療癒與塔羅牌呢?這些又是怎麼串聯在我的工作與理念之中的呢?可以幫我把這一切理清楚嗎?當然可以!只要跟著我,